【謝建新(校長)】資料簡介簡曆及圖片 |
文章来源:西安市 发布时间:2025-07-04 17:25:40 |
謝建新 ,1958年6月出生於湖南雙峰,工學博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第三屆全國留學歸國人員成就獎獲得者,研究室負責人。, 個人簡介謝建新,1958年6月14日出生,男,漢族,湖南省雙峰縣人,材料加工工程專家。1982年本科畢業於中南大學,1991年日本東北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兼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谘詢委員會副主任,“十三五”國家材料基因工程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 u2002 u2002u2002u2002u2002主要從事金屬凝固、加工和熱處理及其關鍵裝備的研究,在交通運輸與航天航空關鍵鋁材擠壓加工,高性能特鋼、銅合金和銅鋁複合材料短流程加工新工藝及其關鍵裝備的研究開發和工程應用等方麵取得較多重要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均為第一完成人),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項;2016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出版專著5部。獲授權發明專利90餘項,專利實施企業20餘家。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項。 u2002 u2002u2002u2002u2002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物經曆1978.02--1982.01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金屬壓力加工專業學生。 1982.02--1985.05 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塑性加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7.10--1991.03 日本東北大學材料加工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1977.09--1978.02 湖南省雙峰縣荷葉鎮豪勝小學民辦教師。 1985.06--1987.09中南工業大學(現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係教師。 1991.04--1995.03 日本東北大學工學院材料加工學係助教、副教授。 1995.06--1996.10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1996.10--2000.09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 2000.10--2004.06 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2004.07-- 2014.12 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常務理事; 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南大學)、塑性成形模擬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主編; 《塑性工程學報》、《鍛壓技術》副主編; 兼任“十五”、 “十一五”、“十二五”國家863計劃新材料領域專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谘詢專家; 國家“863”計劃新材料領域先進結構材料專家組專家; 北京市人民政府第八屆專家顧問團顧問;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秘書長; 中國金屬學會青年軋鋼委員會常務理事;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儀表材料學會常務理事; 《新材料產業》雜誌副主編; 《材料科學與工程》第三屆編委; 中南大學有色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河北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湖南大學客座教授; 湘潭大學兼職教授; 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研究方向謝建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金屬的控製凝固與控製成形、先進複合材料製備與加工。 主要貢獻學術成果承擔國家973計劃項目3項(其中2項任項目首席科學家),其它國家和省部級項目20多項。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均排名第一),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4項(均排名第一)、二等獎2項。 國際學術獎勵2項,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1項。 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出版中文專著5部、譯著1部、教材1部。 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1項,其中已獲授權45項,專利技術轉讓實施企業10家。 申請、授權發明專利5項。共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國外刊物30篇。出版專著3部。 科研項目1、(2011年-2015年)高性能金屬材料控製凝固與控製成形的科學基礎(2011CB606300) 國家973計劃,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項目經費3300萬元; 2、(2006年-2010年)年材料短流程製備與成形加工的科學技術基礎(2006CB605200) 國家973計劃,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項目經費2981萬元; 3、(2000年-2005年)金屬固態成形過程中組織性能的精確控製。 國家973計劃,擔任“課題組長”,項目經費450萬元。 榮譽記錄1. 大型鋁合金型材擠壓成套工模具設計製造技術與應用,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No. 2011-J-215-2-06-R01),排名第一,2011.12.23;2. 高性能釺具特鋼生產技術與產品開發,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No. 2007-J-215-2-05-R01),排名第一,2007.12.11;3. 銅包鋁複合材料連鑄直接成形技術與應用,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No.2010-132),排名第一,2011.1.25;4. 大型鋁合金型材擠壓成套工模具研究開發與生產應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2010】),排名第一,2010.1.12;5. 高性能釺具特鋼生產技術與產品開發,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147),排名第一,2007.1.25;6. 鋁合金等溫擠壓關鍵技術與裝備的開發和應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已通過終評),排名第一,2012年度。1999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2002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2003年獲第三屆全國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2015年12月被增選為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2016年10月21日,獲得2016年何梁何利基金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
相关资料 |